掌握发展主动权 打造竞争新优势
发布人:申 菲 发布时间:2019-03-17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在转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助推经济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就此出谋划策,推进我国产业提质增效
扎实做好专利工作 助推创新型经济发展
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近年来,专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将扎实做好专利工作,促进发明创造和成果转化运用,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专利密集型产业,助推创新型经济发展。
“我国企业从过去的跟跑开始向并跑、领跑转变,这些重大转变离不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转型升级,更离不开知识产权能力的大幅提升。”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建)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凤朝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铁建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知识产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孟凤朝表示,中国铁建自主研发的、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始积极走向海外市场,如中国铁建旗下的大型养路机械参与了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等多个国家的铁路建设施工服务,实现了标准轨距、窄轨和宽轨等作业线路的全覆盖。目前,中国铁建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4位,世界500强第58位,ENR全球250家最大工程承包商排名第3位。
“原因千万条,实干第一条。”在湖南代表团开放日答记者问时,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曹慧泉表示,湖南省近年来先进制造业捷报频传,是因为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开放崛起战略,推动制造强省,改善营商环境。“全国两会期间,湖南省发布了《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未来3年湖南将建成10个左右国际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开放创新平台,形成一批核心发明专利、技术标准规范,初步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曹慧泉告诉记者。
来自全国工商联的政协委员们同样对创新于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助推作用予以肯定。他们认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也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全国工商联建议,我国应引导企业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基础零部件、核心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短板,加强对智能制造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市场的创新力和活力,为智能制造全面推进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加强政策扶持,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应用技术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创新服务商三类主体,加强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跨领域系统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跨区域开放合作三种机制,完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近年来,山东省知识产权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与广东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较大。”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张永霞表示,推动山东创新型经济发展,亟需培育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省新旧动能转换专利库建设,每年优选1000件(项)高价值专利定向推送。大力培育专利密集型企业,争取到2022年专利密集型企业达到2000家。”
大力推动原产地地理标志工作 助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以原产地地理标志为支撑的特色经济对于我国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意义重大。我国扎实做好原产地地理标志工作,启动实施原产地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助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培育发展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委副书记、区长宋勇深有体会,他表示,大丰区坚持扶智、扶资、扶技相结合,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展所长,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我们设置了‘农业经纪人’,引领老百姓打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已培育恒北早酥梨、大丰大米、南阳韭菜、南阳辣根、南阳柿子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三品”总数360个。有了地理标志,市场就好了,价格就上去了,农民收入都增加了。”宋勇说,大丰将进一步用好地理标志资源,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让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在工业化、全球化扑面而来的今天,农耕文化逐步消失,表现在传统村落加速消亡、生物物种加速消亡、传统耕种方式加速消亡、传统技艺加速消亡。”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我国应大力培育地理标志,保护农耕文化。
李云才认为,培育地理标志,应以产业为基础和载体,弘扬区域特色产业文化。地理标志产品是产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结晶,是一个地区的形象和窗口,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产地历史和乡土文化、区域文化。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以产业为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域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同时,要在保护前提下做好地理标志产品挖掘和开发。
进入新时代,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精准扶贫?“优势学科对接特色产业,脚踏实地,依托科技,服务三农。”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给出了她的答案。朱晶介绍,南京农业大学深入定点扶贫县贵州省麻江县,为扶贫县的既有产业精准号脉,将学校3个“金牌学科”团队的专家教授,分别和当地的3块“特色阵地”——红蒜、锌硒米、菊花接上了头。6年不到的时间,引种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宁粳8号”获得成功,该品种稻米中锌、硒含量是常规稻米的3倍;红蒜试验产量亩产超过1000公斤;连续3年举办“贵州麻江品菊季”,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打响了贵州乡村旅游新品牌。“从品种栽培到品牌培育,这条科研组织链条有力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将进一步让成果牢牢扎根大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努力促进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助推品牌经济发展
在我国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以往依靠廉价劳动资本所获得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渐减弱,我国相关企业亟需打造自身品牌,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当今世界,大国博弈和经济竞争已鲜明地表现为品牌经济竞争,在新时代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进程中,品牌经济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依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教授、博导马一德经过深入调研指出,加快发展品牌经济、增加优质供给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推动品牌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提质增效,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马一德建议,把加快发展品牌经济作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加强产品研发与质量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打造一批能够在全球市场支撑品牌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及能够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优质品牌,推动供需结构的动态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
为此,我国要扎实做好商标工作,引导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培育,努力促进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助推品牌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企业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日渐引人注目。”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针对我国品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被频繁抢注,商标抢注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拦路虎”。
在南存辉看来,商标被抢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企业知晓海外抢注信息途径有限,即使知悉,也是在抢注商标已获准注册后;三是海外维权成本高、程序复杂、耗时长。
对于如何解决商标被抢注问题,南存辉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国企业积极进行海外商标布局;同时,建立海外商标抢注预警机制,鼓励、引导、支持中国企业积极维权;制定商标海外维权工作方案,指导中国企业维权;关注恶意、大规模、重复性抢注行为。
“商标维权虽辛苦,去伪存真却十分必要。”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表达出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对黄金珠宝品牌的知识产权维权感受。
宋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黄金”是我国黄金珠宝行业的后起之秀,随着该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仿冒品牌。这些品牌通过注册与已有商标近似图案的商标和近似企业名称的商标进行仿冒侵权,在广告宣传上混淆视听,产品质量无法保障,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扰乱市场秩序。
“我国应加大对优秀民族品牌的保护力度。继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成本,使侵权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对优秀民族品牌字号权、域名权予以严格保护,拓宽字号的保护途径;引导和支持优秀民族品牌积极进行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工作,并依法加以保护;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权、著作权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宋鑫建议。
加强版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 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对于如何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利用,要充分挖掘各种传统民俗民风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做到移风易俗。”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鄢福初表示,尽管当前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新增大量投入,农村文化生活日益活跃,但是还不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实际需要,“我们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品牌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让群众生活在一个人群的社会中,而不是孤独的社会里。”
互联网领域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为版权经济的发展蒙上一层“迷雾”。全国政协委员、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一直关注这一问题。她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纠纷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自媒体大量抄袭他人文章、未经授权改编著名歌曲用于网络宣传、网络平台盗播各类版权节目等等,此类网络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失,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确实难以通过侵权人获益、被侵权人实际损失等传统方式计算,而在此情况下,著作权侵权的法定赔偿上限只有50万元,侵权成本过低。
刘红宇举例说,2018年底,李春波的歌曲《一封家书》被人擅自改编用于广告宣传,但法院只判决赔偿李春波30万元,而实际上这类著名歌曲的授权改编价格,远超赔偿金额。
“要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一定要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刘红宇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应尽快研究修改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50万元这一法定赔偿上限,及时修订法律,为鼓励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此外,我国立法部门、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应切实将惩罚性赔偿制度落到实处,加大知识产权侵权的打击力度。
看着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的名片,不像一位领导,倒像是个“网红”:姓名和职务字体很小,“白塔味道”公众号和“白塔白相相”APP的二维码画得很大。欧阳华告诉记者,白塔村既是著名剧作家于伶的家乡,也是国际著名佛学家星云大师的祖庭所在地。村里通过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打造白塔特色观光农业经济。“村庄应当在历史与文化中挖掘自己的传统和特色,积极发展‘小而特、小而品、小而优’的新业态。”欧阳华说,白塔村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扩大传统文化“流量”,为农村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传承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做‘土包子’,必须与时俱进。要让游客带走的不仅是美景照片和美食特产,更有最美乡村代代相传的文化内涵。”欧阳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