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做“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友好使者

发布人:张翠翠 发布时间:2019-07-17 来源:农民日报

 

中化作物国际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铮与非洲客户就合作展开讨论。资料图

        作者:吕珂昕

        农业合作,从来都是丝绸之路的应有之义:两千多年前,漫天黄沙中驼铃叮当、蜿蜒前行的中国商队,用中国农人辛苦产出的丝绸、茶叶、海货等特色产品,交换了沿线各国的粮食、蔬菜和瓜果。东西方贸易互通、人文交流的大门就此打开。

        斗转星移,千年流转。中国农业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现代化日新月异。“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代替了古老商队,发扬着互惠共赢的丝路精神,正成为沿线农业合作友好使者。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化国际旗下的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中国农业企业。

        除了产品贸易,还希望能将中国的种植技术复制过来

        中化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以及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和现代农业服务一体化运营企业之一,而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承担了中化集团化工事业部核心业务板块之一的农化业务,多年来致力于国际贸易业务的拓展,其生产的农药原药、制剂及相关产品销往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

        “自2010年起,中化作物与蒙古国客户就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他们到中国来,看到了中国先进的种植技术,就想引入自己国家。”中化作物国际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高明告诉记者。

        主打畜牧业的蒙古国,农业种植技术比较滞后。公开资料显示,蒙古国谷物种植占到整个作物耕种面积的75%,但产量很低。以小麦为例,我国每公顷小麦产量约为65吨,而蒙古国每公顷产量仅不到2吨。

        长期合作建立起真诚信赖。蒙古国客户有什么新需求,第一时间想到中化,希望通过中化作物引进中国种植技术,规范农化产品使用,提高小麦种植加工效率。

        在提供全链条一体化的农业解决方案上,中化作物在国内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然而他们深知,中蒙两国在气候、土壤、农资条件和种植习惯上都大不相同,要完成客户嘱托,必须因地制宜、量身定制。

        2017年,中化作物副总经理魏含含带领技术团队赴蒙古实地调研。调研先后持续数月,历经春去冬来,中化人深入农场,跟踪当地农民的播种、施肥、用药、收割、测产、加工等整个循环,科学测评土壤成分,综合考虑施肥用药,对接农场实际生产需求。

        “蒙古国气候寒冷,国内还是深秋的时候,那边已经飘起了雪花。土壤条件和种植习惯也很不一样。”高明说,“特别是农化产品这一块,当地农场主主要依赖进口或黑市交易,价格昂贵且并不一定适用,我们就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为他们重新配备了高质量的产品。”

        2018年5月,第一阶段的小麦田试正式展开。中化作物团队在客户的四个农场、10公顷土地上建起示范田,开始进行试验推广。经过测算,改良后的小麦试验田当年每公顷产量增加了8%以上。

        中化人的专业精神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肯定。蒙古国农业部部长、农业基金会会长亲自接见技术团队,不仅表示非常认可中化作物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更殷切希望双方之后能够在植保产品提供、作物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等领域继续深化合作与交流。合作过的农场主同样深受触动,“中国技术团队在农场里一待就是一个下午,天黑才回去。从来没有一个外国公司像他们这么认真和专业!”

        创新不是空谈理论,而是要深入一线解决当地农民的实际问题

        非洲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同时农业发展也多处于较低水平,粮食还无法实现自足。迫切的农业发展需求呼唤新丝路使者的参与和支持。

        中化作物国际业务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铮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

        科特迪瓦气候炎热、潮湿,容易发生虫害。为了保障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当地人常采用大量杀虫剂进行灭虫,导致蚊虫抗药性越来越强,非洲客户需要的农药剂型越来越复杂。

        在远离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的一家可可种植园,白蚁蚊虫特别多,可可又是低灌木丛植株,如何既能够杀死蚊虫又不影响可可品质?当地农民尝试了多种方法,虫害却反复发生。

        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化作物技术团队赶到现场,向当地农民详细了解情况。为有的放矢地消灭虫害,中化作物特别聘请了一位来自该国权威大学的教授,共同组成攻关团队。团队使用若干单剂,利用桶混反复调制,前前后后做了一周实验,终于找到了新的高效复合制剂,为农民解决了燃眉之急。客户很满意,主动上报科方农业部,很快就完成了新农药制剂的注册登记。自此之后,中化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高度认可,在当地农化市场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

        “我们与目标国家客户之间的合作早已不再局限于供应农化产品,而是在协助当地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基础产业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开展了多层次合作。”高明说,在非洲,通过争取政府招标订单,中化作物帮助西非地区不断提升棉花、可可以及咖啡等支柱产业发展水平;通过与其他央企通力合作,承担配套农业项目,帮助目标国家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通过组织农民集中培训、资助当地儿童就学等公益事业,为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贡献了中国企业的力量。

        中国合作伙伴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曾感叹,“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及其包含的开放、包容、普惠等重要理念正是它能够取得超出预期成果的魅力所在,“我个人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共享。正是基于合作共享的开放心态,才能造就共赢。”

        古今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最早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中乌两国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科技合作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绩。

        2013年起,中化作物开始与乌兹别克斯坦客户开展农药贸易。凭借品质优良、种类齐全的产品,中化作物成功获得客户青睐,在众多合作方中脱颖而出。不久后,双方签订了多年战略合作协议,采取“原药+助剂+技术指导”的模式,合作逐渐走向深入。

        近几年,随着乌方改革开放的推进,乌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升农化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2018年1月,中化作物乌国客户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始尝试本土化的农药制剂生产。

        “当时去的时候是冬天,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寒冷的时候。工厂在大山里面,专家和技术人员必须翻过一座雪山,开车7、8个小时才能抵达。”高明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因为天气寒冷,工厂刚建成还没有暖气,很多产品都冻住了,专家团队到了之后,还要必须先把产品化冻。由于没有经验,乌方将设备管道组装错误,专家团队就一点一点检查,拆下错误的重新装好。在冰天雪地的大山里驻扎了整整一周,终于帮对方把整个生产流程捋顺了,客户第一次成功生产出了悬浮剂。

        今年2月份,中化作物的专家再次来到工厂指导时,工厂生产已进入稳定阶段。从建成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陆续生产出了500吨农药制剂。客户对中化作物的专家竖起大拇指:“中国合作伙伴跟其他国家不一样,你们的技术和服务都是最好的,你们是实实在在来帮助我们的!”

        坚持创新发展,唱响丝路合作。秉承着“善于利用优势,开放思维,敏于探索总结,乐于共享互惠”的理念,中化作物在助力当地农业发展的同时,亦为自身探索出了更广阔的国际化道路。正如“一带一路”倡议所描绘的,各国之间不仅要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更要努力构建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