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落户义乌

发布人:陈嘉彬 发布时间:2019-11-01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 10年前,2009年1月15日,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浙江大学与义乌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浙大附属义乌医院(现浙大四院)。

        10年后,2019年10月24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再次开启市校合作新篇章,签署协议共建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院长徐键说,“作为浙江大学在义乌的附属医院,浙大四院将助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同时也借力发展、壮大医院实力,向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医院进军。”

        10月24日,浙大四院徐键院长从义乌赶到熟悉的紫金港校区,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的签约仪式。十年前,浙大与义乌签署协议共建首个异地直属附属医院——浙大四院,并在5年后开业。今年,这个流淌着创新血液的年轻医院满5周岁了,而另一个新的“新医科鲜活样板”也呱呱落地。

        根据协议,义乌市政府将负责医学院的基本建设,为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一流的条件和环境保障。浙江大学将“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全力建设“高水平 国际化 研究型”的医学教育机构。

        浙大四院的国际范儿将进一步提升——展开医学合作,包括招收、培养沿线国家留学生,输出医疗技术和人员,加强医院间的业务交流等等,共同创造一个高校、政府和医院共同参与的办学新样本。徐键院长说,浙大四院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本硕博教育、住院医师规培和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总教学规模超过500人次/年,合作医学院校11个。另外,浙大四院已建有一支有能力、有基础的医疗、教育、科研队伍。
“所以,我们有信心在浙大‘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在义乌的落地发挥积极作用,以医院现有的医教研平台为依托,助力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的新医学院发展。”

        徐键院长表示,浙大四院将借力发展,通过国际医学院的建设描绘更为广阔的战略蓝图,加大引才力度汇聚国家级、国际化高端人才,加大高水平科教平台建设力度,打造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际特色的教育体系,加大临床高新技术研发、引进力度,培育国内领先的特色专科,使医院早日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一流大学附属医院。

        参加完签约仪式,徐键院长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项工作——他约了几个杭州的专家,目的很明确:把更多专家“挖”到浙大四院。一家年仅5岁的医院,如何招徕优秀的学生和顶尖的专家?这是长期摆在徐键院长面前的难题。他说,浙大四院为年轻医生设立了青年人才培养基金,给予他们快速成长的特殊政策,包括晋升渠道、学习交流、出国培训的机会。而对于成熟的专家来说,除了优厚的待遇,朝气蓬勃的浙大四院还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全新平台。历五年凝心聚力,经五载砥砺磨练的她是浙江大学和义乌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探索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配置和合理布局的生动实践;她正在徐徐探索一条新时代优质医疗资源整体下移、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成功路子;现在的她,经历过初创期的摸索之后,也将迎来一个腾飞的新阶段,“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和医院的人才政策将为这只雏鹰插上翅膀,向着更广阔的天地飞翔。

        未来,浙大四院将秉持“求是 创新 人文 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以“高水平、国际化、特色型”办院理念为引领,不断创新医疗技术,优化服务模式,瞄准国际前沿,打造学科高峰,深入推进医工信创新驱动和医教研融合发展,紧抓“新医科”建设契机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项目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高标准区域医疗中心。在明年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基础上,朝着国际一流大学附属医院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