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三峡在行动】三峡集团海上风电“超级工程”以稳投资、促转型推动复工复产

发布人:尹依晨 发布时间:2020-03-04 来源:三峡集团

 

        本网讯(黄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积极开展复产复工。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短期的严重冲击,但也倒逼产业升级,反推我国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新发展理念。其中,共享是发展目标,创新是核心动力,协调是重要手段,而绿色既是发展目标,但绿色发展并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应以绿色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方式,降低源头能耗,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减少发展对环境的冲击。

  作为核心动力,创新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创新发展方式很不一样。尤其是一些相对落后的地方,受到资金、人才、产业基础等各种约束,很难仅仅通过加强研发投入实现自主创新,应该着重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人才引进、购买专利甚至仅仅是购买先进设备等措施,用好后来者优势,提高创新效率。

  央企和地方的结合,正是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优势,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央企往往在主业上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具备较强的前沿创新能力,但也需要地方支持,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持续保持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地方为央企创造生产条件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也能够承接产业溢出,在特性领域实现快速追赶。

  三峡集团新能源板块业务,产业发展规模势头正劲,部分领域的装备、技术、管理和运营能力也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已经开工的江苏如东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和广东阳江二至五期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两个“超级工程”总投资超420亿元,采用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部分海工装备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以有力带动地方绿色发展,增加地方投资,帮助地方吸引人才、扩大就业,建立起相关装备制造业和运营维护服务业等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当然,地方政府要想承接先进的产业、技术和人才溢出,也不能仅仅关注引进央企这一个环节,仍然需要努力创造条件,补齐短板,不断完善央企和地方协调发展机制。

  一是要为承接特定的产业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在风电及其相关设备领域,需要针对大尺寸零部件的制造、运输和安装等需求提供特定的生产、仓储和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支撑;需要结合央企研发、运营和管理要求,提供相应的人才服务和技术培训支撑;同时还要结合新能源行业特性,提供相应的电力接入和就地消纳等政策支持。这有这样,大项目才会立得稳、留得住。

  二是要培育本地企业在配套产业环节中发挥更大作用。对积极对接央企敢于先吃螃蟹”的先行生产制造和运维服务企业,可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等措施加强早期资金支持,帮助其进入央企产业链,并解决制约先行企业成长壮大的制度瓶颈。同时,也要持续在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环节中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形成产业集群。

  三是要构建高效的央企和地方合作载体。央企的主要利税仍在中央,地方应积极与央企共同成立相应的服务机构和技术平台等合作载体,引进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外溢,扩大本地就业,加强人才培养,将外来力量逐步转化为增长的内生动力。

  三峡集团与江苏如东和广东阳江当地政府的大规模合作复工是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相信未来各方能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持续推动央地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