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地质总局:坚持绿色发展 践行央企使命

发布人:许斐斐 发布时间:2020-09-15 来源: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近年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干在实处,不断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答卷。

        发源于荆山山脉的黄柏河是长江中游的一级支流,是湖北省宜昌市的母亲河。玄庙观水库是黄柏河饮用水源地上游第一级水库,承担着宜昌7个县市区200万人饮水和100万亩农田灌溉的重任。2018年4月,玄庙观库尾发生了水华,水体总磷污染程度较为严重且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其水质已不符合饮用水源标准。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科学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积极探索水污染防治新方法、新路径,及时对黄柏河玄庙观水库生态清淤工程开展了扎实的前期调研。通过监测排查和专家论证,玄庙观水库库区有大量淤泥淤积,这些库底的淤泥大部分都是含磷沉积物,也是造成库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的主要内源。

        2019年9月,宜昌市黄柏河玄庙观水库生态清淤工程正式启动。水库清淤面积约0.95平方公里,最大清淤深度52m。作为饮用水水源地清淤,水库施工对环保要求较高。根据前期工程设计,项目部决定采用气动吸泥泵生态清淤船进行清淤。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库区含磷沉积物(淤泥)吸到岸边进行无害化处理,以达到缓解水库富营养化、进一步提升水源地水质的目的。

        “由于玄庙观地处山区,诸如此类山区深水水库清淤工程在全国没有可供借鉴的案例,所有技术方面工作需要项目人员一步步摸索。”三川德青玄庙观水库生态清淤项目副经理田明威说道。

         整个清淤工程采用了河库三维智慧监测系统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库区底泥清除、输送、脱水固结、无害化处理、余水深度净化处理等10多道工序,将富含磷的库底淤泥抽到岸边进行无害化处理。“从前期摸清淤泥总量到现在的施工,都使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用高科技来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清淤。”田明威表示。

        在玄庙观项目部的清淤船驾驶舱内有一台电脑,电脑显示屏中的图表不停地变化着,一旁还有监视器屏幕,画面中泥水不断翻涌。为防止盲目操作造成水体污染,项目部安装了声呐和水下摄像仪,准确监测水下机械泵的位置、周边地形和淤泥厚度。

        作业过程中,气动清淤船吸上来的泥水经接力泵房加压并通过600米长管道输送到岸边的施工车间,进行预处理筛分和旋流筛分,然后添加絮凝剂,绝大部分泥水实现分离;沉淀后的水经调节池再次添加絮凝剂排进高速沉淀池,将泥水完全分离,最后进入脱氮分子筛过滤器,除氨氮和悬浮物。从泥水到余水,需要经历10多道工序。余水经处理后会进行检测,达到水质标准便会回排至水库,而在沉淀池和高速沉淀池中沉淀出来的淤泥,则会通过固化剂添加与混合,最后被送到板框压滤机上压成泥饼,泥饼处理后运输至预定地点进行填埋并种植复绿。这层层治理工序,形成了一个可循环利用的绿色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