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农产品“乘风破浪”,持续开拓一带一路“朋友圈”

发布人:陈嘉彬 发布时间:2021-05-19 来源:大众日报

        近年来,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农业,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莱芜的优质农产品持续畅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近日,经莱芜海关监管合格,山东晔霖食品有限公司一个16.2吨的寿司姜片货柜,将从青岛港出口到俄罗斯。

        “我们公司的农产品主要输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莱芜海关指导我们优化基地管理,及时为我们签发植检证和原产地证,通关速度越来越快。”山东晔霖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国家现在大力支持企业发挥信用管理作用,对此,在莱芜海关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公司积极申请AEO认证,享受通关便利措施。今年我们共出口9329吨农产品到俄罗斯、越南、阿联酋等2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外贸下行压力增大,国家不断加强政策沟通,优化营商环境,有效稳定农产品出口。尤其是RCEP合作协定的签署,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

        对此,莱芜海关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积极推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检验检疫政策,为辖区农产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强化生姜大蒜等农产品源头管理,抓好基地备案,实地指导企业做好农产品原辅料验收,完善自检自控机制,今年以来推动辖区新增备案出口农产品原料种植场650亩。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企业AEO认证培育,引导企业提升信用等级,享受港口优先提离等通关便利措施,降低出口农产品在物流、运输方面的成本。向企业宣传优惠原产地政策及多元化担保措施,引导企业利用加工贸易等模式,为企业释放资金压力,为辖区外贸发展注入强心剂。

        据莱芜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辖区向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农产品16.5万吨,货值10.7亿元,出口“朋友圈”进一步拓展。下一步,莱芜海关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紧抓RCEP机遇,深入了解出口农产品存在的技术贸易措施、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健全关企联络机制,为企业提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关税优惠、原产地政策以及国际市场动向信息,助力企业“乘风破浪”,开拓一带一路“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