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发布人:童思敏 发布时间:2021-07-16 来源:中国国际商会

        7月15日,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市节能低碳环保产业服务协会联合主办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论坛以“企业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为主题,旨在推动企业以“碳达峰碳中和视角”重构供应链、价值链,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贸促会秘书长、中国国际商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健龙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探索以更少碳排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二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推动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他表示,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将一如既往促进企业扩大绿色务实合作,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国内外工商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作出积极努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绿色消费需求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要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要求作为生产经营之本,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作为发展壮大的源泉,将绿色金融作为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工商界要做碳达峰碳中和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践行社会责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新的贡献。

        首钢集团副总经理胡雄光在致辞中表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企业是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力军。首钢集团坚持绿色、高端定位,统筹推进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首钢集团愿与各国企业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履行好社会责任,推动全球气候行动,努力为改善全球气候治理作出新的贡献。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在致辞中强调,企业界要对标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格限制碳排放,合理利用碳能,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中华环保联合会致力于环境保护发展,将充分发挥强大网络和行业基础,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气候变化部总裁、英国能源和清洁发展部原部长克莱尔•奥尼尔,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小约翰•柯布通过视频发表致辞。

        杜祥琬院士建议,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优化能源结构;二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新型电气化,协调电力系统资源互补,提供优质电力输出。

        奥尼尔表示,全球欢迎并赞赏中国政府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重目标。碳达峰碳中和之路需要科学、彻底的转型,而企业在低碳转型中起关键作用。希望通过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平台,支持企业减少和消除碳排放,开发弹性商业模型,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并从中受益。

        柯布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生态文明”作为“千年大计”的国家,这方面中国已经领先世界。他希望中国工业界可以朝着构建适合生态文明的产业形态、使人类活动融入更大生态格局的方向重构行业生态,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努力,这对整个行业的升级创新大有禆益。
为支持碳中和目标,本次论坛成功进行碳中和实践。北京市节能低碳环保产业服务协会会长聂秀峰发布论坛碳中和报告,宣布本次论坛实行碳中和,大会排放2.84吨当量温室气体将通过在山西种植碳汇林方式全部吸收。

        在专题报告和行业研讨环节,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与地区实施路径进行解读。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钢技术研究院、英国石油公司代表围绕重点行业的碳排放管理实践进行研讨。来自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代表及德国国际能源和气候变化专家围绕企业碳中和的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专题研讨。来自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阿里巴巴集团、首钢集团的代表围绕企业碳中和与自愿减排机制探索进行研讨。

        与会嘉宾还在首钢园区进行参观考察和互动交流。首钢集团自2003年起实施史无前例的钢厂大搬迁,成为我国第一个由中心城市搬迁至沿海发展的钢铁企业。当前,首钢园区正在积极落实碳减排,借力北京冬奥会推动园区发展和老工业区复兴,已成功转型为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成为城市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此次论坛在首钢园区举办,有助于宣介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为碳排放重点行业企业做好碳减排路径示范。

        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约270人线下参会,4万余人次线上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