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办实事!南京市贸促会(会展办)助企纾困促发展
发布人:李 萍 发布时间:2021-09-01 来源:南京市贸促会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位于我市江宁区的南京杰尚贸易有限公司又开始忙碌起来。
8月28日,该公司负责人揭义泉收到市贸促会免费提供的“在线涉外风险防控产品”账户。刚拿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试用起来。
“打开网页,输入密码,系统就智能生成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进行合同合规审查、出具交易风险报告、提供贸易摩擦预警信息。这些都是我们这些中小微外贸企业急需的。”揭义泉说,他们不像大型外贸公司一样有专门的法务部,市贸促会提供的这个在线工具,就像为他们配了一个“法务部”。
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包括我市在内的全国外贸行业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市贸促会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一个个实招、一件件实事,服务外贸企业稳外贸,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服务会展企业,让会展业这个经济发展“晴雨表”不断传递积极信号。
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去年底以来,市贸促会全面启动针对南京市企业的RCEP(中国以及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服务。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我们采用‘送课上门’等形式,为与RCEP成员国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南京市企业提供关税筹划服务,帮助企业查询确认进出口货物在RCEP协定项下的优惠关税,比较优惠关税与MFN关税的税差,辅导企业将税差作为‘卖点’开拓RCEP成员国市场。”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本月20日,该会已经为23家外向型企业提供了“送课上门”服务,将国家的政策优势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南京红宝丽国际贸易公司表示,“送课上门”手把手教会了他们关税计算的方法;南京森太服装有限公司表示,这项服务解决了他们在开拓市场过程中降低产品出口成本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市贸促会还针对不同企业需求,开展了RCEP协定原产地规则培训,RCEP协定区域供应链和价值链搭建服务等,并通过专业机构研发,在市政务办公自助一体机上实现了“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企业可自主安全便捷操作领取“原产地证书”,进一步促进了我市跨境贸易便利化,优化了营商环境。
“今年的疫情,我们感受更明显!”江苏卡思迪莱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受疫情交通管控措施影响,他们工厂部分货物出运延迟,进口商那里需要进一步沟通协商。怎么办?市贸促会开具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为他们解决了大难题。
截至8月27日,市贸促会已为我市外贸企业开具此证明12份,涉及合同总价4.21亿元人民币。帮助企业依法减免延期履约或不能履约的违约责任,为企业挽回受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
疫情之下服务“走出去”,组织参加国际大展“线上展”是一条重要途径。
8月19日至22日,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召开。市贸促会积极与中阿博览会组委会对接,组织我市相关企业线上参展。参展企业表示,在“云上”他们一方面了解了相关国家政策、营商环境、行业趋势,另一方面也开展了贸易洽谈,增大了捕捉商机机会。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已组织本土企业参加国际经贸对接活动30多场,在云端架起了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民间经贸往来的桥梁。
作为全市会展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市贸促会(会展办)还承担着全市会展业统筹协调、宏观规划、综合管理和引导促进职责。本次疫情发生后,该部门正会同市相关单位,研究制定支持会展企业应对疫情、稳定发展措施,内容包括提高资金补助额度、加大招展引展力度、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提振展馆竞争活力等,让会展成为南京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南京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和各项常态化措施的落实,也为会展业的发展注入信心。下半年一批行业大展在宁举办展期公告已经发布,反映市场对南京发展持续看好,南京“经济晴雨表”正在持续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