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央企这十年】国投:把握“三新一高”导向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本投资公司
发布人:许斐斐 发布时间:2022-10-20 来源: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职责使命,奋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本投资公司,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贡献国投力量。
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投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集团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十年来,国投积极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自主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开展协同攻关。搭建“科技—资本—产业”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基金优势,引导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难题。
落实协调发展理念,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强化产融结合、融融结合,更好地发挥多元化经营综合优势,形成发展整体合力。加强资源整合,优化业务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中,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优势,加强央地合作,投资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践行“两山论”,加大对生态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低碳清洁能源开发布局,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加大技改投入,保证存量项目排放达标,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环保事件的底线。
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安全等形势,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境外电力、矿业、环保等业务布局力度,不断提高跨国经营指数,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为实现共同富裕作贡献。坚持“以人为本”,为每一位有梦想的个体提供创造价值的舞台,更好发挥员工潜能、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广大干部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谋划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线。国投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积极响应国家化解过剩产能号召。将不具竞争优势的航运业务无偿划转至中远海运集团,涉及资产规模44亿元、运力110万载重吨。将540亿元资产、年产能规模近3500万吨的煤炭业务无偿划转至中煤集团,成为第一家剥离煤炭产业的中央企业。加快退出高耗能、高污染煤电项目,大力发展水电和新能源发电业务,近年来退出容量小、能耗高的煤电机组9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总装机规模比重提升到60%以上。
有效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在央企中较早成立国有资产处置平台,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结构调整,累计退出项目2000多个,回收资金320亿元并全部投向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和区域。2022年初,在国资委的指导下,国投牵头组建中央企业“两非两资”资产管理处置平台公司,开展非主业剥离和同质化业务整合,推进中央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工作,助力相关央企完成“两非”剥离目标任务。
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国投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在体制机制、综合能力、研发投入等方面推进力度,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召开集团首次科技创新工作会,建立鼓励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首次设立科技专项资金,支持投资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以科技发展规划为核心,由科技项目、成果奖励、科技统计、专利管理、考核奖励方案等5项制度为配套的科技制度体系。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通过采用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相结合,公开引战、股东增资和员工股权激励同步实施等做法,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动力。
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聚焦新材料、医药健康、先进制造、新基建等领域,投资并购神州高铁、中国水环境、亚德环保、合肥波林、美亚柏科、西安鑫垚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西安鑫垚获批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子工程院获批国家电子工程建筑及环境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健康养老智能系统与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截至2022年6月底,集团共有科技型企业48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2家。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投资企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纤维素乙醇、陶瓷基材料、下沉式污水处理、数据安全等重点技术攻关,争当原创技术策源地,2013年到2021年期间,国投累计科技经费支出超过93亿元。发挥国家级基金的独特优势,投资了一批突破产业瓶颈、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攻克“卡脖子”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行业领军企业,有47家国投系基金直投企业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国投试方向、试机制、试管理、试监督、强党建,打造“小总部、大产业”的管控格局,积极探索实践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受到了中央改革办督察组、国务院督查组和中财办的肯定,于2022年6月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董事会建设,全面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深化股权董事制度改革,加强履职支撑,推动股权董事发挥积极作用,当好“决策建议的提出者、大股东意图的传播者、企业发展的促进者”。在全级次子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更大范围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完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管控体系,着力建设战略引领强、资源配置强、管理服务强、党的建设强、创新协同高效的“强总部”。探索建立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理体系,实践探索成为国企改革典范。
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面对新冠疫情,国投主动作为,动态评估,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因时因势、一企一策推进复工复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风险管理顶层设计,引入风险并表管理理念,构建适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特点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自上而下贯穿集团全级次,提高集团对风险的掌控力。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高度重视隐患排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大幅提升经营效益。经过多年的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投经营业绩得到显著提升,资产规模从2012年底的3115亿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7664亿元,增长了1.5倍;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84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945亿元,增长了1.3倍;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11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61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增长了3.1倍,并连续18年在国务院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荣获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