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带一路智库国际交流合作
发布人:付晓涵 发布时间:2022-11-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智库在国家之间,在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多年来,众多中外智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研究,主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独有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深化内涵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智库国际交流,不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智库国际交流的内容应更丰富。智库国际交流议题大多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除经济、文化、外交、旅游、教育等领域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与我国毗邻的中亚国家,关注的议题应更具体,包括道路交通、油气管道、风电水电、大口径钢管生产等信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与中亚国家学者交流中,他们更希望提高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更多了解共建“一带一路”的整体进展。
智库国际交流的形式应更多样。智库国际交流,除采用一般的圆桌会议、研讨会、座谈会、对话会、论坛等形式外,还应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前往国外实地考察,获取实际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并得到感性认知;通过加强合作调研,设计共同关注的合作课题,对获得的数据开展合作分析研究;通过加强合作出版,增强互信,深化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交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智库国际交流需要多方支持配合。深化智库国际交流,首先,需要政府支持,包括办理相关手续的支持和在外交流期间我驻外使领馆的支持。其次,需要企业合作。智库研讨交流议题多与企业相关,许多中亚国家学者希望通过智库交流平台,搭建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因此,我们既需要加强国内企业合作,也需要加强中企国际合作。最后,需要国内智库间协作。近年来,我国关注“一带一路”研究的智库较多,虽然智库间各有特点,但研究的问题也多有共性。加强国内智库间协作,有利于在国际交流中创新思维、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智力服务。
智库国际交流应注重了解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程度。“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是友好之路、合作之路、奋斗之路、幸福之路。深入了解沿线国家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制定适合不同国家的具体政策和相应宣传推介方式。在智库国际交流中,常有国外学者询问共建“一带一路”的相关政策,希望更深入了解,以便为其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服务。这就要求我国学者系统全面掌握“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系列重要论述。同时,我国学者还应充分了解沿线国家大政方针、当前所面临主要问题,以及民情民意。唯其如此,才能把“一带一路”故事讲深讲透,共同促进“一带一路”良性发展,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智库国际交流应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格局正在加速变革,和平与发展弥足珍贵。智库学者既要服务企业关切,又要着眼国家发展,更要放眼人类未来。“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团结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智库国际交流合作应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智库交流重在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基础,也是保障。只有民心相通,政策沟通才能更顺畅,设施联通才能更广泛,贸易畅通才能更持久,资金融通才能更彻底。智库交流应坚持求同、认同、存异、化异。智库学者应该争当民心相通的桥梁、心灵相通的使者,使“一带一路”成为沿线各国人民心心相印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