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霖: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人:付晓涵 发布时间:2022-11-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0年中国在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后,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还能往哪里去?中国已经从政治、经济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发展。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完整的“一带一路”倡议。

        过去几年,我们在采访20多个国家、近百个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鲜活案例。中国企业究竟该怎么走出去?例如,浙江华立集团当年的老板到国外旅行,发现东南亚的气候、电、煤等各方面的条件非常适合拓展电表业务,所以华立电表走了出去走出一片新天地;江苏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建了一条以服装、箱包为主导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链,最后成为他们当地经济的支柱。

        这类例子特别多。“一带一路”使我们的企业走出了发展困境,发现了新空间,而且带动了所到国家的发展。我这些年来经过考察、思考、写作,参加各种研讨会、决策会,得出了几条经验与启发。

        一是责任、分工要明确。最重要的是,政府、地方和企业三级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央负责政策沟通、软性对接、政策连通;地方要做好企业出去和落地的服务与推动;企业则是市场主体,负责投资与项目的决策和实施。

        共建“一带一路”,说到底要靠企业。企业愿不愿意干、往哪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个要完全自己做主。顶层、地方两级政府应该给企业做好服务。

        二是要充分调研。任何投资和项目走出去,都要做好充分调研,“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应该做好专业、扎实、全面和长远的风险调研及绩效评估,包括退出机制。很多企业就是吃亏在风险调研、退出机制没有做好。

        三是要坚持市场导向。“一带一路”倡议以经济、贸易、投资、产能合作为主,所以一定要按照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商业规律来办事。要尊重资本的判断、资本的智慧、资本的嗅觉,并且要尽量在法制环境中公开投标、透明运作。“一带一路”项目一定要双赢多赢、利益均沾。

        比如,从中国云贵贯穿缅甸的中缅石油管道,就是一个兼具战略性与示范性的好项目。它是按“四国六方”模式运行,即中国、缅甸、韩国和印度四国的6家公司共同持股,收益共享,扫清了很多单纯由一国公司投资的障碍。

        四是多元参与。因为项目的性质、业态、融资都很复杂,所以国企、民企、合资企业、外资等不同资本成分要因地制宜、多方参与:国企有国企的便利,民企有民企的优势,合资有合资的好处,外资有外资的独特竞争力。

        五是要精耕细作。拿到项目,剩下就是心往下沉,要精耕细作,要充分考虑吸纳当地就业,培养当地人才,对当地不仅“输血”还要“造血”,与当地形成长期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项目走出去,一般说90%的就业机会确实留给当地了。给人家培养人才,我们管理人员走了,技术人员走了,他们的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人才队伍会成长起来,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这些方式,中国企业会在当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当地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也会成为安全共同体。

        六是要入乡随俗。企业和人员参与“一带一路”要了解当地宗教、法规、文化、语言、习俗、传统、理念、节奏、效率。拿宗教举例,沙特阿拉伯的两大伊斯兰圣地是不允许非穆斯林人员施工的,这些要提前考虑;另外,还有些国家和地方会规定当地就业人员的比例、最低工资、节假日权益保障。这都是中国企业必须要做、必须要尊重的。另外,工作节奏也一定要真正融入进当地环境。这些要求都能做到,才能变成一个本地化的企业,才能真正跟当地人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