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迈入十周年 陕西如何蓄力再出发 ——省政协委员建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发布人:左思 发布时间:2023-04-20 来源:陕西网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10年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近1万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沿线国家人民带来福祉,也推动世界向着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不断前进。

        10年来,陕西通过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聚焦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国际文化传播“心联通”,强化统筹、着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呈现诸多亮点,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正在崛起。

        下一个10年,“一带一路”如何行稳致远?如何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高层次对外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来自不同界别的多位省政协委员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展望下一个10年的光辉前景,大家表示,陕西的改革开放将迎来新的战略环境、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一定要扭住改革开放关键环节,助力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

        整合全球资源 面向“一带一路”提升陕西国际传播能力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陕西是文化大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近年来,陕西在国际传播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力实践,仅2022年,陕西在Facebook、Twitter等平台陆续开通‘游陕西’‘陕西Plus’等账号,通过开展‘文化陕西-云端闹新春’‘国际观察员看陕西’等活动,陕西好故事、好声音和好形象在海外实力‘圈粉’。但是,陕西省的国际传播事业总体呈现起步晚、规模小、步子慢的态势。”省政协委员、国广国际在线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史佳指出。

        陕西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国际传播资源优势。史佳建议,由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宣传、网信、外事、文旅部门联合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具有国际传播属性的媒体和有国际传播需求的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传播陕西中心;针对目前国际传播呈现出的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特点,多手段扩大陕西国际传播“朋友圈”,提高“陕西故事”传播的覆盖率、落地率、接受率;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产业园,吸引具有国际传播、国际交流业务的媒体、企业入驻,大力培育国际传播企业和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产业化发展;建立国际传播政策保障和考核体系,由省委宣传、网信、外事部门统筹实施,指导各部门、市县、媒体、企业开展国际传播业务,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国际传播业务发展。

        打开农产品贸易出口渠道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经过10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并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一带一路”贸易合作中,农业合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陕西是我国农产品的主产地之一,农产品贸易是其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对陕西省农产品贸易的统计数据,近年来,陕西省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进口额有所增长,出口额却持续下降,已从2015年的2.65亿美元下降至2021年的1.7亿美元。“这说明,陕西省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及宣传的力度不足,尚未明确特色农产品在‘一带一路’贸易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尚未打开‘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出口渠道。”省政协委员、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院长谢逢洁指出。

        谢逢洁建议,应根据各地特色农产品种类,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品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设陕西省特色农产品线上英文贸易商城,加快培育农村直播产业基地,开展英文直播带货,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宣传推广陕西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陕西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根据重点贸易国的农产品需求偏好,可明确陕西省特色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重点发展方向,比如,对于马铃薯、食用菌等蔬菜产品,陕西省应重点与塞舌尔群岛、老挝、马尔代夫、萨尔瓦多、所罗门群岛、库克群岛、新加坡等7个重点贸易国和地区加强贸易合作;对于苹果、猕猴桃等水果产品,陕西省应重点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摩尔多瓦、波兰、爱沙尼亚、乌克兰、立陶宛、科威特、巴林、斯洛文尼亚、佛得角、厄瓜多尔、乌拉圭、阿尔及利亚、智利、多米尼加等17个重点贸易国加强贸易合作;对于茶叶及相关产品,陕西省应重点与卢森堡加强贸易合作;对于中药材等药用植物产品,陕西省应重点与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加强贸易合作。

        利用教育优势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陕西正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融入‘一带一路’方面,语言是其中一个障碍,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省政协委员、香港丽丰集团助理副总裁林孝能指出,在不同层面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的普及教育,增加陕西民众的整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实力,将为陕西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作出重要贡献。

        他建议,由于陕西正积极构建“一主五廊”通道空间布局,参与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按上述情况,包括俄语、阿拉伯语、印度尼西亚语及泰语等都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语言。因此,可以考虑利用外国语大学的相关人才及资源,有针对性地推动商业应用语言培训课程,增加商界人员与“一带一路”人员沟通的能力;通过在城市机场、火车站设置中文、英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多语种指示牌,提供不同语种的购票、交通指南翻译服务。此外,在宾馆酒店及餐厅饭店,政府可统一规范发布菜名、饮品名的不同语种翻译。

        “有关安排除了可提升陕西的国际形象,更可整体带动陕西接受外语、活用外语、学习外语的氛围,提高陕西民众的综合实力以及国际视野。同时,将吸引更多海外旅客到访陕西,推动陕西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林孝能强调,“长远而言,基于地理上的优势,特别是邻近阿拉伯国家及上合组织内主要以俄语沟通的国家,提升外语能力,特别是非英语语言能力,将使陕西具有重大的对外接轨优势,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