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钢铁丝路” 见证发展巨变——“一带一路”十周年:口岸职工说变化(一)

发布人:付晓涵 发布时间:2023-07-18 来源:中国日报网

        十年春风化雨,“钢铁驼队”驰骋不息。2013年下半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按照国铁集团党组部署要求,大力开行中欧班列,阿拉山口站由传统的“尽头站”变为重要的“节点站”,成为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货运支撑。回望这一路的旅程,从“从无到有”到“从有到强”,从“开始走”到“走得好”,阿拉山口站铁路工作者作为历史的参与者,见证着中欧班列的品类之变、数量之变、效率之变,承载起更深更广更具速度的经贸往来。

        叶尔兰:见证“新成员”频现

        今年以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平均每天要办理中欧班列接发车作业17列,负责和哈萨克斯坦方面的国境站沟通联系中欧班列运输的货运翻译员叶尔兰忙得不可开交。像往常一样,叶尔兰一走进办公室就拿出碳素笔,了解完当前进出境货物列车具体情况后,他马上投入到“译票”工作中。

        所谓“译票”,就是将货物托运单据上的发货人、收货人、到站、品名等重要项目由俄文翻译成中文,记载在单据上,再录入95306系统里。这是国际联运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一张票据翻译的快慢及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所有工作。“比如收货地址、收货人翻译错了,这列车就有可能发向别的地址,这就麻烦了。”刚刚过去的40分钟里,叶尔兰将42份运单翻译并核对完,“抄”起电话就给国外拨了过去。“哈方刚刚交过来的货票,里面有一个品名没有写清,我和他们核对了一下。”一通俄语“输出”后,叶尔兰解释道。近年来,中哈(与中亚、欧洲)经贸往来日益紧密,作为翻译,随时与哈萨克斯坦方面的铁路工作人员互通联系,保障国际铁路通道高效畅通,是叶尔兰的职责所系。

        相较于现在一口流利的俄语,很难想象,6年前刚刚来到阿拉山口站时,叶尔兰还是一个很多语句听得懂却说不出的社会新人。虽然大学学的是俄语专业,但是许多涉及铁路联运的专业词汇,他是上班之后才第一次接触到。“比如‘铁精矿’和‘铅精矿’,还有‘红花籽’和‘葵花籽’,这些词都容易搞混。”叶尔兰翻开办公桌上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多俄语词汇。“中欧班列品类越来越多了,要想翻译得快和准,只有不断学习。”叶尔兰指了指窗台上放着的巨大“印章盒”,所有货运代理公司的名字、货物品类都刻成印章放在里面,粗略数一数,上百个有余。拿到哈萨克斯坦铁路方传来的货票后,他需要一边翻译,一边找到对应的印章,将它盖在俄文上。“最开始只是一些矿产、木材等章子,现在有服装鞋帽、汽车整车、机械设备、食品等等,印章‘家族’越来越庞大了。”

        如今,经阿拉山口出入境的货物品类达200余种,作为入境把关“第一人”,叶尔兰是中欧班列不断加入“新成员”的亲历者,他和窗前不断增多的印章见证着在跨越亚欧大陆的旅途上,中欧班列正在把中国制造与世界共享,也带回中欧开放合作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