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口岸职工说变化(二)李东:见证从“有去无回”到“满载而归”

发布人:付晓涵 发布时间:2023-08-11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比于街道上的宁静,新疆阿拉山口站调度指挥中心里嘈杂的人声、电话声、对讲机传来的信号声,更能体现出口岸的忙碌。要问起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与规模的变化,干了22年车站调度员的李东很有发言权。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戈壁荒滩,车站只有7条股道,现在都有66条了。”编制完调车计划,李东拿起对讲机给现场的调车人员布置新任务,“2025次中欧班列预计17时发车,请尽快将50辆车取出!”

        车流复杂、站场繁忙、班列开行,是阿拉山口站调度指挥的一大特点。优秀的调度员与象棋高手有异曲同工之处,需要“走一步看三步”步步为营,方能决胜千里。李东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行车、调车以及换装作业的现场情况。“作为一名车站调度员,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中欧班列安全正点开行。”日益增加的工作量让李东养成了“充分预想”的习惯,编制每一批调车作业计划之前,他都要尽可能规避“转场”“挑倒”等重复作业的问题,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取送作业,使中欧班列快速有序地开出。李东的办公桌放着两部电话,用来与各生产岗点保持联系。间隔两三分钟,电话就要响起,一个个指令从他这里传向多个岗位。“每个班,我大概都要操控鼠标2000多次,接听拨打电话100多次,布置下达计划近200次,整个站场都在我的脑海里,看着车流顺畅,我的心里舒坦。”李东说道。

        从“重去空回”到“重去重回”,今年经阿拉山口站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达4104列,同比增长10.2%,其中返程中欧班列1547列,稳居全国铁路口岸站首位。口岸过货量 872万吨,同比增长18.4%。李东编制的日班计划,最能体现这个变化。“2013年,中欧班列每月接发不足4列,现在日均接发17列,增长了150多倍,最繁忙时一天接发班列超过25列。”在100平方米左右的调度室内,李东和同事共同见证着阿拉山口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开行频次的攀升,逐步成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