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见一带一路丨世界上完美的废墟 丝绸之路上的“交河故城”

发布人:付晓涵 发布时间:2023-08-14 来源:重庆日报

        中国西部的古城遗址沉淀了厚重的岁月沧桑,它们是一段段历史标签,更是古代中原王朝与西域文化经贸交流的直接见证。在这其中,交河故城就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座经典城墟。

        8月12日,“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来到了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村的交河故城。记者穿行在交河故城城垛、街巷、佛寺、官署、作坊、民居中,感受这座古代建筑城市,历经岁月沧桑展现的独特魅力。如今立于交河故城高处,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景象。看着那些古老斑驳的建筑遗迹,很难不生发出怀古之情。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建筑城市,是丝绸之路高昌路段西端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全中国唯一一处保存有汉代城市遗址的文物单位,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仅有标本。1961年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交河故城分布于一个柳叶形的孤岛台地上,周围有深约30米的河谷环绕,故城遗址长约1650米,最宽处约300米,建筑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四周崖岸壁立,形势险要,易守难攻。

        早在汉代,中原王朝便和西域诸国交流密切,当时汉王朝多次与匈奴发生战争,西域诸国正身处其中,车师便是其中一个西域国家,在这片土地上,拥有着与中原不一样的异域风情,又融入了中原王朝的发展,开启了中原王朝与外界交往的通道,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一关。

        汉代以来,交河扼丝路要道,成为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代初期,这里是管辖西域的最高机构安西都护府所在地。繁盛时期,交河人口有一万余人,成为东西方物资交换的中转站,多元文化的汇集处。

        据介绍,与大多数城市不同,整个故城的建筑多用“减地留墙法”修建,即向地下挖掘产生可以用以生产、生活的空间,同时四周保留作为墙体。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上再用土坯或版筑墙,拱券或小梁屋顶,对于抵御当地酷热气候十分有用。寺院、官署、城门、民舍的墙体基本为生土墙,特别是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可以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古代雕塑,其建筑工艺之独特,不仅国内仅此一家,国外也罕见其例。

        交河故城以其依托自然台地的选址特征、独特的城市形态和布局、建造方式多样的建筑遗存以及城址周边不同时期的墓葬,见证了古代西域地区车师、高昌国、高昌回鹘等文明,见证了唐帝国“都护府”等边疆管理模式及其对丝路交流的重要保障,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有关城市文化、建筑技术、佛教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是如今丝绸之路中“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处重要遗址点。

        作为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生土结构古代城市建筑群遗迹,交河故城的保护被放在首位。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对交河故城等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2006年至2021年,先后8批次拨付资金1.3亿余元,对交河故城遗址进行保护修缮。

        2022年,吐鲁番市积极推进交河故城文物保护项目申报工作,交河故城保护修缮五期工程等3个项目立项实施,目前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交河故城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做好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吐鲁番市文物局交河故城文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汉唐时期,交河故城成为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重镇,唐代初期管辖西域的最高机构安西都护府就设于此。

        “今年,我们还申报了交河故城保护与遗产价值展示提升工程、交河故城遗址本体及环境监测预警系统项目三期等8个项目。实施这些项目,主旨是讲好交河故事,让交河故城‘活’起来。特别是交河故城保护与遗产价值展示提升工程,实施后将使开放游览面积再增加7万平方米,达到29万平方米。”该负责人说。

        记者在交河故城看到,各个遗址群落出现过裂隙的房屋已经做了灌浆处理;靠近河床的部分崖体,也做了桩柱锚固。该负责人表示,史书中的交河充满神秘,现实中的研究则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交河故城遗址中出土的汉五铢、汉星云纹铜镜、汉文书以及体现中原文化印记的绢、漆器等,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珍贵资料。交河故城对研究新疆历史、中国文化史、世界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