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

发布人:左思 发布时间:2023-11-23 来源:光明网

        建设“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十年来,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先后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但也应看到,“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存在,沿线国家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多重制约,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合作水平有待深化,迫切需要完善相关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加快培育数字领域合作新业态,发挥绿色发展引擎作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坚持互利共赢、互学互鉴,携手推进“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主体共商,加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顶层设计。加强同沿线国家的对话磋商和政策沟通,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是构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的重要保障。一是与沿线国家一同明确“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的建设目标和保障措施,确定合作领域和重点方向,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步骤、分阶段推进“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二是携手沿线国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具有良好约束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高水平发展。三是树立多边协同共建理念,不断优化多方利益协调机制,汇聚发展共识,凝聚共建合力,携手打造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的“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
        生态共治,推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协同治理。面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威胁,沿线国家必须冲破生态合作的政治阻碍,以命运休戚与共的自觉参与到区域生态治理行动之中。一是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持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建设,共筑生态环保合作新格局。二是持续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核与辐射安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协同治理,推动在森林、草原、海洋、湿地、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形成系统性保护共识,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携手沿线国家构建环境公约履约合作长效机制。三是大力推进环保社会组织与沿线国家组织和机构合作,发挥其在区域生态保护和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强环保智库功能建设,提高环保智库在“一带一路”国家环境评估、环保决策、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数字共建,赋能“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智慧化建设。“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智慧化建设是深度开展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加强并推动沿线国家在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快建设设施互联和数据互通的数字枢纽,应用数字技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污、降排、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全球性生态问题,促进沿线国家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激发数据要素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中的效应倍增作用。另一方面,持续加强与沿线国家开展数字人才培养政策沟通,发挥高校、协会、培训机构在数字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依托“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平台有针对性地为沿线国家提供数字人才技能培训,强化“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的数字人才支撑水平。
        绿色共享,加快“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为此,要将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的强大动能要素。一是创新绿色发展合作模式。一方面,发挥有效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培育绿色市场竞争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深化政府间的友好合作,协商确定优先发展的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加大技术扶持力度。二是拓展绿色发展合作空间。一方面,提高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的绿色低碳化程度,鼓励我国绿色能源企业“走出去”,统筹推进绿色基建、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领域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加强绿色供应链国际合作与示范,提升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绿色贸易水平,持续加强生态经济、生态旅游、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三是提高绿色金融支撑能力。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和能力建设,鼓励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参与建设绿色发展银行等公共金融服务平台,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类型,提高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行业有机融合。
        价值共生,促进“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民心民意根基,突破“传播困境”和“认同障碍”,是推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是构建多元化传播体系。在具体实践中,着重挖掘民间外交在“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潜在效用,系统展开分层次、立体式传播,形成政府、媒体、学界、群众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二是打造普适化传播内容。选取在沿线国家认可度较高的普适性内容进行传播,把刚性刻板的话语叙事转变为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柔性叙事,以立体、生动、鲜活的方式宣传“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核心。三是搭建创新化传播平台。开发沿线人民易于接受的数字影音传播平台,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理念传播,打破国别、信仰的藩篱,触及沿线人民的心灵,凝聚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国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