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发布人:左思 发布时间:2024-01-0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几年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阿依努尔·巴依捷列索娃来到中国,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大外”)攻读博士学位。“这段学习经历对我后来参与国际会议、探讨区域问题等有很大帮助。”目前在“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担任副总裁的阿依努尔说。
阿依努尔的成长经历正是时代变化的一个缩影。“学校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为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撑、技术对接和智力保障。”大外校长刘宏说,2012年起学校开始探索“俄语+区域学”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一批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倡议变为波澜壮阔的国际实践,大外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不断发展。2018年,该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俄语+区域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如今,大外已拥有上合大学中方校长办公室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构建起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俄语+区域学”人才培养体系。
用新理念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创建实施“俄语+区域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大外先后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近4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探索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俄语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
“我们决定立足国家需求和学科优势,转向跨学科的‘新文科’培养模式,为促进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刘宏说。
“在对这一领域研究的过程中,外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外俄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梁小楠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彰显深远国际影响的今天,应将言语训练、国别区域知识、创新思辨能力等融为一体,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高层次“外语+”“+外语”人才。
“形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是‘俄语+区域学’培养模式带给我的最大收获。”该院毕业生宋志豪说,自己上学期间既掌握了俄语,还系统学习了俄罗斯历史、政治等知识,具备了更深入开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特色育人模式赋能高质量发展
跨学科、复合型外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外“俄语+区域学”人才培养模式最鲜明的特色。大外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现已形成包括国别区域等在内的四大模块化课程群,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区域国别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努力增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
“中国的教育体制、高校创新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吸引我的主要因素。”2018年,南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教授科尔加诺娃提交了来华任教的申请,成为大外从事俄语教学工作的外教之一。
在这里,科尔加诺娃专门开设了区域学课程“中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在她的课堂上,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总能让学生们乐此不疲。
实践教学是大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基于上合大学、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等平台,大外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搭建实习实践基地。
“大外有很多实践课程,每次实训中我都有新收获,我离成为口译员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俄罗斯籍留学生罗诗涵说。
实践课堂大大缩减了毕业生的工作磨合期。利用中外优质实习资源,学生从单一语言学习者转变为国际合作实践者。“有深厚的俄语背景和对区域文化的敏感性,能更好地与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为公司国际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南京艾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庞淑燕表示,该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契合企业用人需求。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戴桂菊看来,大外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强多双边合作等发挥了独特作用,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跨越山海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
“在中国的4年多时间里,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更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更加深爱中国。”为塔中两国友好交流合作贡献力量,是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张杰的心愿。
教育交流搭起民心相通桥,人才培养为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大外毕业生蒋蓓蕾成功申请上了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生。“‘俄语+区域学’模式让我不仅具备了独特的多语种能力,还拥有多元化的国际素养,这与联合国人才需求高度匹配。”蒋蓓蕾说。
大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开辟了新空间。
“我向往到中国继续学习。”2017年,阿依努尔终于实现了来中国求学的梦想,“了解一个国家既需要语言,也需要区域学知识。大外的学习经历帮助我更顺利地开展工作。”
刘宏表示,学校将进一步积极对外开展教育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明交流互鉴,谱写教育对外开放新篇章,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