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中国数字经济22.6万亿元 对GDP贡献达69.9%

发布人:中国国际商会 发布时间:2017-07-20

    人民网讯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被认为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引擎,但应该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产业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下却仍存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差距。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指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9%,占GDP比重达到30.3%;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9.9%,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此外,该报告还表示,我国数字经济目前发展有产业不均衡的问题。例如,第一、第二产业数字经济相对滞后,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超前:2016年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29.6%,工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17.0%,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6.2%。企业在数字经济转型投入也呈现同一趋势,2016年我国第三产业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中间投入占行业中间总投入的比重为10.08%,而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该指标数值仅为5.56%和0.44%。此外,产业间差距也是由于消费生产不均衡所致。目前,国内大量资本涌入数字经济生活服务领域,但数字经济生产领域技术和资源投入不足,距离创新、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的实质性变革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据测算,2016年我国97个生产部门中ICT中间投资占比低于0.5%的部门高达55个。


    安邦智库认为,应谨慎看待我国数字经济目前的发展现状,在数字经济如此高的GDP贡献率背后,应当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合理地分配到生产性的第一、第二产业,实现经济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