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增长新动能

发布人:中国国际商会 发布时间:2017-07-27

    1995年,Tapscott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概念,1997年日本通产省开始使用“数字经济”一词,1998年美国商务部发布《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此后,各国开始关注数字经济这一新经济领域。进入21世纪,尤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陆续推出了数字经济战略,希望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复苏。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是数字经济规模大幅提升。2015年,美、德、日三国数字经济总量分别达到10.21万亿、1.92万亿和1.96万亿美元;美、德、韩三国数字经济占本国GDP比重均已超过50%,英国和日本也超过40%。二是数字经济增速不断加快。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长3.13%,是其同期GDP年均增速的2.34倍;日本、英国数字经济增速则分别达到其同期GDP年均增速的10.25倍和4.05倍。


  不同于上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通信设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等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为发端,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已从1.0版演进到2.0版: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布局,物理信息系统逐渐普及,传统物理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步伐加快。在技术支持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在应用端,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柔性定制服务蓬勃发展;消费互联网、商业互联网中的移动电商、移动社交、LBS(基于位置的服务)、O2O(线上到线下)、自媒体、分享经济、众包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线上线下有机互动、融合发展,将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在规模上跻身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对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亦十分显著。一是促进经济与就业增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2015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显著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比重超过27.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8.6%。据不完全统计,至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0.6%,并提供了28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就业贡献率为21%。二是通过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十二五”以来,我国信息终端设备制造业、信息集成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和存储服务、嵌入式系统服务、软件产品、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新兴行业,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许多行业的年均增速都突破了20%。而在与数字经济融合较深的金融、批发零售、机械设备、冶金、化工、纺织服装和房地产等七个重点行业,最近15年间的数字经济年均增速高达26%,显著高于同期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据工信部课题组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兴信息产业的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5%以上;2020年底,该产业总体规模将突破11万亿元。其中,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四大行业的规模将分别达到5.5万亿元、500亿元、2万亿元和3万亿元左右。三是节能降耗、促进绿色发展。工信部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单位GDP的信息消费量每增长10%,单位GDP能耗降低1.8%,物耗降低1.4%。四是信息消费的引领作用愈发明显。据工信部估计,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的规模超过3.2万亿元,直接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至2020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达6万亿元,间接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15万亿元。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应及早做好准备,加快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充分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潜能。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速,加之基于移动支付的新金融、O2O等新商业模式的兴起,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积累了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海量信息资源。海量数据的产生、获取及分析,可以为综合、系统、智能决策服务,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二是在软件和信息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改革开放近40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改革,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接近峰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迅速成长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其增加值增速曾一度超过30%,明显高于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时,我国已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我国有条件凭借中高端人才发展积累的红利,在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三是积极引导信息消费。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和用户将发挥更关键、更积极的作用,用户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参与互动更加深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达到中高等水平,我国所拥有的数字经济市场和用户优势愈发明显,应加快形成促进信息消费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生态圈。发展产业生态圈是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专业平台等所构成的数字生态体系,将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全力推进工业实时控制系统、云计算系统、智能终端制造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应用软件系统升级、硬件更新升级、数字信息集成和系统平台升级等方面的互动融合为导向,积极构建以产品、内容和服务为主要亮点的“产品+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